中文集 www.zwji.com,最快更新大汉龙骑 !
杜普在阵前舞动着长枪,带领着近卫军从侧翼对江东军发起进攻,但江东军的侧翼防御非常顽强,杜普发起的几次猛烈进攻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过去,看着中军黄忠处占据优势却有奈何不了江东军,他的心境别提有多着急了,如果这个时候他这里也能取得胜利,那就可以前后对江东军发起进攻,到时候江东军左右无法兼顾,必败无疑,可越他是着急,就越是无法战胜江东军。
现在他们被堵在战场,进不得退不得,而与秣陵军攻守互换了几次之后的孙召已经察觉到了这一点,想要在正面战场别说击败秣陵军,就是击退都很困难,所以孙召必须要想办法,做出决定,要么就干脆撤退,要么就干脆死战,而选择后者,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多半是要与秣陵军进入无休止的缠斗之中,最终全军覆灭。
而选择前者或许会付出一定的伤亡代价,但这无疑是眼下最好的选择,想到这里,他心中有些不甘心,毕竟已经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如果就这样撤,内心过不去,可是身为将领,最忌讳的就是犹豫不决,越是眼下这样的情况,就越要快刀斩乱麻早作决定,越犹豫不决,就越会错过良机,只要坚定信念,那就越早撤越好,早点撤还有一线希望,如果再晚撤,可能想走都走不了了。
孙召在下达最后的决心,而黄忠和杜普也一样在想着破敌之策。现在很显然他之前作出的分兵决定已经不可能有任何结果了,两面夹击已经失败,而黄忠功其一役,直取敌军中军也同样失利,在连续受挫后,黄忠现在想要再想个破敌的办法,还真一时间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只能不断与江东军拼消耗,而这样的进攻一早就已经证明是毫无意义的,不管多么猛烈的攻势,如果能击败江东军的话,也不会是现在这个结果,早就取得最终的胜利了,黄忠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这与他保守的用兵有一定的关系,可如果不是他的保守,刘澜也不会派他过来。
黄忠用兵没有七八成把握是一定不会轻易用兵的,所以机会出现的时候胜算可能就只有一半的机会,但因为他保守的性格错过了,等他觉得有七八成的机会时,机会又与他擦肩而过了。
黄忠现在也很恼火,而在他来之前,他可是充满了自信,在他看来几千江东军他亲自出马那还不是手到擒来,再说了他率领的可是秣陵最精锐的近卫军,如果是郡国兵甚至是沛县军的话,他还真没多少信心,但是近卫军,这在当世都能排的上号的步兵,还有什么能阻挡他们的步伐?
黄忠充满了自信,豪情万丈来到了战场,并且下达了对江东军的猛攻,然而这才过去了连一个时辰都没有,之前那一往无前的气势便再难看到,当然士气虽然大不如前,可是近卫军们的进攻依然猛烈如同骤雨一般。
这一点是黄忠最满意近卫军的地方,不亏是刘澜最重视的部队,他们称得上是秣陵最强步军,论单兵能力,刘澜帐下的所有步兵就没有任何一支是他们的对手,就算是摄山营也不行。
但是这么强的近卫军眼下却在江东军面前毫无办法,他甚至一度怀疑这是自己指挥的问题,但随着他亲自冲锋直捣黄龙,在与江东军进行正面对决后才发现,江东军的战斗力居然一点都不输近卫军。
这让他大吃一惊,这世上他所知晓的步兵,除了北军之外,就是在长安见识过的摄山营了,但是看到他们,他才明白当年孙文台能够在短短时间就闯出偌大的名声是必然的,因为他有着一支非常恐怖的部队。
这样的部队谁看到都会眼馋,似他们这样的将领,宝马、宝刀和美人是最大的喜好,可真要说最在乎的,不都希望能够训练和统领一支战无不胜的部队出来吗,比起什么战场斗将,训练一支强军,才是他们最大的骄傲。
这是每一名将领的梦想,谁不希望自己能够练出一支强军,关羽这么多年来不断努力寻找加强摄山营的办法又为了什么,不就是要向世人证明他的能力,不就是要让世人摘掉他武夫的帽子。
每一名将领都一样,都不愿意背上武夫的帽子,就拿关羽来说,他就喜欢用儒将来形容自己,这类情况刘澜看着都有些好笑,很重要吗,这不就是对外的一张名片罢了,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但是刘澜不在乎这些,可是对于从底层走到今天的关羽,却很在乎。
刘澜记得后世好像戚继光也总以儒将自居,没想到关羽居然也一样,可在他眼里,他们都不算儒将,而周瑜、陆逊乃至于王阳明则可入儒将之列,但他们既然喜欢,刘澜也不会在这些事情上和他们去争论,输赢又能代表什么呢?
争论这些没有必要,实力在是关键,没实力说什么武将儒将都没用,有实力你想这么说就怎么说,谁也拦不住你,关羽说他是儒将,有人在乎吗,没人在乎,原因很简单,他所自会的战斗都取得了胜利,那么谁去质疑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胜利的光环足以让这部分人闭嘴。
人都是很现实的,尤其是在汉末这样动乱的年代,实力是证明一切的关键,有实力没人会去在乎你是什么如今还是武将,都没有任何的意义,只要你能不断的胜利他们就始终不可能找到攻击你的点,可一旦失利,那舆论就会瞬间爆炸。
江东军再一次猛攻向近卫军,疯狂与疯狂,杀戮对杀戮,朝着对方不断前进,每一刻双方都会付出惨重代价,但他们依然悍不畏死拥向对方,冷兵器时代的战斗就是这样,有其热血澎湃的一面,自然就尤其血腥残酷的一面,相辅相成。
近卫军的防御突然有点松动,几乎是一瞬间在江东军疯狂的进攻下边的岌岌可危,这样突然猛烈的攻势让近卫军一时间有些反应不及,阵脚瞬间不稳,双方将领都看出来,在某一瞬间近卫军好像突然不知如何作战了一样,而这一瞬间的愣神,是非常致命的,你可以说这是经验不足,也可以说这是长时间战斗后的注意力不集中,但不管真相到底是什么,近卫军犯下了足以让他们全军覆没的致命错误。
江东军和孙召发了疯一样的开始进攻,好不容易出现的机会他们当然不会轻易错过,大举进攻,这一刻他们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这一刻他们之前所有的付出总算是在这一刻有了汇报,这一刻他们变得一往无前。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如果当真能够上演这样的一幕,那一定会是震惊世人的,或许战斗的规模不大,甚至只是一场比较小的战斗,与那些一战成名的大作战比起来根本就不算什么,但是如果单轮敌人的数量与战斗力,以及敌将乃是黄忠这一点,他觉得含金量一点也不必某些大的战斗,规模数万甚至上了十万人的战斗差分毫。
而就含金量来说,战斗规模和人数越大,反而鱼龙混杂,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这样的战斗反正在孙召眼里是没有挑战的战斗,因为将领能决定战争走向的点很少,你很难直接指挥,除了下达命令,看着帐下的将领们去冲杀之外,你能做到的可能也就是让传令兵不断的提醒将领们,从哪里进攻,哪里敌人的防御薄弱,这也就是为什么会说如此大规模的战斗,主将的价值在开战之前,甚至是主将对一支几万人以上部队的影响力只有三成不到的原因,其他都靠士兵们自己,如果士兵自己出了问题,一名在优秀的将领就算能够让他们超长发挥出三成的实力,却也无济于事,因为士兵们自己出现了问题。
可如果失败们战力旺盛,发挥出了他们全部的实力,而这时一名优秀的将领会让他们勇上加勇,这就是一名将领的价值,在刘澜的眼中将领的作用很大但也很小,如果做不到雪中送炭,那也一定要做到锦上添花,可如果两点都做不到,那他在秣陵在刘澜帐下就没有任何出头之日。
这也是为什么刘澜帐下很少会有像关羽这样去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将领,刘澜要求太严苛是一方面,秣陵现在也无法拥有再多一支的摄山营也是一方面,但精兵强将的战斗方式统一也是秣陵大部分将领们的最爱。
首先部队少就意味着方便指挥,如臂使指,毕竟在秣陵很少有将领有资格去自己招募部队,大多数时候都是现成的部队要你去带,所以你能做的不是按照你自己的想法指挥和训练自己的士兵,而是要根据你的士兵的喜欢和习惯去制定一套符合他们的战斗方式。
这是刘澜处与其他诸侯比较不大一样的地方,但也是对每一名将领都极其挑战的地方,并不是每个人都是韩信,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来者不拒,部队越多越好的境界,所以你只能将自己那点人做到如臂使指。
而关羽带领摄山营作战,他自己能够直接指挥的就只是管亥、裴元绍等将领,但是其他将领们,却可以直接指挥到百人将一级的作战人员,而这才是他们战斗思想的提体现,部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战斗,这个时候就好像是在下将棋,你不在只是陪衬,在旁边为官,而真正成为了正在对弈的棋手。
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让棋枰上的棋子走到你自己想要让他们走到的任何位置,所以这样的战斗对于将领们才是最爱,秣陵的将领们也最喜欢这样的作战方式,可以让自己能够有所表现,也可以让他们在战斗中不断的进步。
高手过招就是这样,刺激如同将棋一样让他们爱不释手,在秣陵每一名将领可以不去看兵书,但一定会下将棋,甚至还要略知些博弈,当然对于博弈泰来将棋更为简单和容易,学习起来方便,几乎成为了秣陵将领们必学的技能之一。
而这样的风潮还引领了时下的百姓,将棋成为了民间百姓最为喜爱的一种娱乐,在秣陵不管你的年龄,哪怕是六七岁的孩童,你也能看到他们在下将棋,甚至一些识字的孩童手中还会抱着一本《橘中秘》,边学边下。
因为将棋的蜂蜜,已经纸张生产变得越来越容易,书籍也不再像以往那般紧俏,儒家的典籍随处都可以在书市见到,但是和这些儒家经典比起来,销售最快且最火爆的书籍却是很多关于将棋的书籍,而其中一部署名:无名氏的橘中秘则成为了秣陵百姓的最爱。
不管是普通的孩童还是将领们,都会买一本研究,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橘中秘便彻底在秣陵火爆开来,而真正疯狂的是这本书的热潮并没有限于秣陵,而是与将棋一样很快就风靡大江南北。
当橘中秘变成了紧俏货时,这本最初本来默默无名,很少会有人去购买的书籍一夜之间价值翻了几百倍,就是这样也赌是有价而无市。一夜之间好像除了刘澜治下橘中秘家家一本之外,在其他诸侯的之下,能有一部橘中秘好像变成了身份的象征,而其价格更是水涨船高,从最初几百五铢,已经渐渐达到了几万五铢,价格翻了几百倍。
这里面最开心的必然是刘澜无疑了,光是一步橘中秘就让他赚的盆满钵满,让本就因为各种改革而消耗一空的府库再次充盈起来,但是这样的情况终归只是暂时的,橘中秘不可能一直保持这样高昂的价格,如果需求一旦饱和,它的价值也就会瞬间缩水。
但他身边有着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两位商人,他们会帮刘澜如何有效的控制价格,而他们也很好的完成了刘澜交给他们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