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集 > 梦回大明春 > 521【火车与铁路】

521【火车与铁路】

中文集 www.zwji.com,最快更新梦回大明春 !

    罗钦顺虽没有加入物理学派,但却在教导弟子的时候,对物理学说多有赞誉之词,还鼓励弟子去物理学院交流。

    同时,罗钦顺又给另一位笔友写信,并寄去最新版的《数学》和《物理》。

    这位笔友名叫张邦奇,十五岁就写出《易解》、《释国语》。全国大多数士子,十五岁连《易经》都不通,人家却已经围绕《易经》写学术论文。如今,张邦奇担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同样不喜欢政治斗争,但治国观念偏向于改革。

    王阳明、罗钦顺、张邦奇三人,互为笔友多年,也互相尊重推崇多年。但是,一个心学、一个气学、一个理学,彼此驳斥,相爱相杀,都不同意对方的学术思想。

    张邦奇很有意思,他属于传统理学家,并不接受物理学这种新玩意儿。可他接到罗钦顺的来信之后,居然扔给学生传抄《数学》和《物理》,让南京国子监生有兴趣的就去研究,相当于课外书籍或兴趣爱好。

    “老师,”王晹作揖见礼道,“自从整庵先生出入物理学院之后,只半个月时间,就有数十位士子拜入物理学派。其中,八人进士出身,十七人举人出身。另有诸多士林名宿,也慕名到物理学院拜访,有些大摇其头,有些却兴趣盎然。”

    “这是好现象。”王渊非常高兴。

    别看罗钦顺整天研究学术,但士林影响力却很大,一下子就让物理学院获得巨大关注度。

    但还是那句话,物理学太枯燥了,仅数学就能击退无数士子。物理学院有很多滥竽充数者,他们是来混人际关系的,最终目的是想获得王渊的赏识提拔。

    王晹又说:“老师,弟子今日前来,是禀报蒸汽机车的消息。”

    “成功了?”王渊惊喜道。

    “正在加长铺设铁轨,过几日便能试车。”王晹说道。

    历史上,蒸汽火车的出现,是在瓦特完成蒸汽机改良的二十年后。这项发明顺理成章,英国当时已经有了有轨马车,很容易想到把有轨马车变成有轨蒸汽机车。

    说个很魔幻的事情,秦代中国也曾出现有轨马车。用坚硬且不易腐烂的木材,铺设长长的木轨,用马拖着往前行驶,以此加快秦军的运粮速度,减少军粮运输途中的损耗——这玩意儿有实物出土,以至于某些学者猜测,秦始皇的“车同轨”是不是特指木轨?

    招来王策,王渊对儿子说:“罗家已经同意结亲,过几日便派人去下聘,你且安心读书。”

    王策脸红道:“这么快?”

    “成亲还早着呢,黄道吉日都没看,”王渊笑着说,“过几日,随我去西山那边观看试车,陛下到时候也要去。”

    “试车?”王策没听明白。

    王渊说道:“蒸汽机车。”

    “哦。”王策挠头。

    很无奈,作为王渊的长子,王策对物理没啥兴趣,他最喜欢军事,就连四书五经都是被迫学习的。

    当然,没兴趣也要学!

    王策刚到京城的时候,就被逼着学习数学,如今物理常识也掌握了许多。

    正德二十三年,三月底。

    宛平县,西山脚下,众多物理学院弟子前来观看试车。

    皇帝来了,林俊来了,罗钦顺也来了。

    皇贵妃、黄峨、宋灵儿等女眷,也都各自带着孩子,站在那里等着看稀奇。

    一段铁轨铺了五百米长,罗钦顺走过去敲敲,惊讶道:“都是熟铁打造?”

    王渊笑着说:“皆为钢材。”

    罗钦顺连连摇头:“此物难以推行,太费钱了。就算蒸汽机车跑得快,那也是踩着银子在跑,恐怕还有刁民暗中盗取钢材。”

    王渊对朱厚照说:“陛下若欲推广此物,凡有破坏、盗取钢轨者,当以谋逆罪论处!”

    “此物真这么有用?”朱厚照惊讶道。

    王渊说道:“陛下一观便知。”

    两个匠籍杂役,正手持铁铲站在车上。蒸汽机的主要改良者凌夏,带着伙伴最后检查一遍机器,便走来说:“请陛下发令试车!”

    朱厚照点头:“试车。”

    王渊提醒道:“陛下请站远一些,蒸汽机车行驶,一路烟尘颇大。”

    养生达人朱厚照先生,自然从善如流,带着皇贵妃、太子和公主,退得老远用千里镜观察,众人只能跟着退后。

    一铲铲煤炭在锅炉中燃烧,机车顶部喷出大量烟尘,甚至还夹杂着些许火星。

    “轰轰轰!”

    火车头缓缓启动,车轮跟铁轨间隙相撞,发出巨大的响声。后面还拉着两车斗的煤炭,越跑越快,转眼间就把五百米长的铁轨跑完。

    林俊那老眼昏花的眸子,突然绽出精光,声音颤抖道:“若是将铁轨铺到边镇,千里之地旦夕便至,何忧边患也?”

    被这话提醒,朱厚照也兴奋起来:“便把铁轨铺到大同去!”

    王渊连忙说:“山西之地,表里山河,便是官道都不好修,如何能从京城铺铁轨过去?”

    朱厚照瞬间被浇一头冷水,连连叹息:“可惜,可惜。”

    王渊建议说:“陛下,可以逐步铺设。臣建议,目前可铺三条铁轨:其一,从西山至京城,可运西山之煤,利济京城百姓,还能收取煤炭运输费用,以填补铺设铁轨、建造机车的花费,长年累月下来甚至还有得赚;其二,铺设从京城到天津的铁轨,如此漕粮运到天津,就能由铁轨机车转运,如此可省下无数费用和徭役;其三,铺设从太原到代州的铁轨,可以大大缓解大同镇的军粮运输成本。”

    三段铁路都不长。

    第一段铁路,西山至京城。

    京城百姓日常消耗,大都使用西山之煤,一旦使用铁路运输,煤价就能迅速降下来。

    第二段铁路,北京至天津。

    无论出于商业还是政治因素,这条铁路都非常重要,而且绝对回本飞快,因为货运量太大了。

    同时,王渊也是在徇私。天津工厂使用的煤炭,来源于天津本地的小煤矿,浅层已经挖得差不多。如果这两段铁路修起来,就能直接从西山运煤去天津,天津那边的工厂受益无穷。

    第三段铁路,太原至代州。

    大同镇的军粮,主要由山西、河南两省输送,最大的成本就是运输和徭役。两省百姓为了运送军粮,服役之人经常倾家荡产,同时也造成大同镇米价奇贵无比。

    偏偏山西地形复杂,以现有的工程水平,想修通铁路是很困难的。

    因此,王渊决定先铺设太原到代州的铁路,这一段路线地势相对平坦。一旦修通,汇聚到太原的山西军粮,就能迅速运送到代州,再用民夫经雁门关转运去大同镇。

    王渊更大的打算,是想利用山西的海量煤矿!

    第三家工厂,王渊就打算开在山西,并且吸引武官、边商和晋商,一起来做这个生意。那里的棉花原材料不够,但可以搞毛纺厂,只需再把蒙古人打痛一次,就能逼着对方交易羊毛。

    蒙古贵族肯定也愿意,以此加强草原与内地的经济联系。但这种联系是互相存在的,也有可能养出一堆资本家,为了源源不断获得羊毛,在关键时候反而帮着蒙古人说话做事。

    罗钦顺提醒道:“西山之煤,或损及龙脉,在此铺设铁轨,恐怕招惹众臣非议阻挠。”

    王渊笑着说:“这就要看陛下决断。”

    西山其实离皇陵挺远的,只不过属于同一山脉,西山采煤有挖断大明龙脉的嫌疑,因此朝廷才多次下令禁止开采。口头禁止而已,君臣都知道禁不得,一旦禁绝之后,京城百姓就没法生火做饭取暖了。

    而若同意铺设西山至京城的铁路,那就是连禁令都取消,任由民间去挖大明龙脉。

    取不取消禁令,似乎没啥区别,反正一直都在挖。

    但是,这属于非常严肃的政治问题,但凡出点事情都要背锅。即便是王渊提出修铁路,杨廷和作为内阁首辅,也是直接责任人之一。

    言官们哪天想搞事儿,随便哪里出现灾祸,就可以说铁路动了龙脉。如果有党争那就更精彩,等于给政敌递过去屠刀,只剩下任人宰割的份儿。

    杨廷和要是敢同意在西山修铁路,那他就跟王渊绑定了,属于一条绳上的蚂蚱。

    朱厚照拢着袖子遥望西山,突然咬牙说:“修!”

    不就是挖自家祖坟吗?

    修不修铁路都在挖,纯粹是个面子问题,而朱厚照一向是不要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