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集 > 北雄 > 第559章 回军

第559章 回军

中文集 www.zwji.com,最快更新北雄 !

    虽说李破认为蒲坂之战有些得不偿失,远不如取晋阳,破李神通两战意义深远。

    可战争这东西,只要打了,而且赢了,那么一般来说或多或少都会有点好处。

    就像此战,一来呢,确如他自己念叨的那样,有了蒲坂在手,和龙门立呈犄角之势,唐军再想渡河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呢,整个晋地的战略版图一下完全了起来。

    随后,李破也便令李年驻守黄河北岸,尉迟偕领孙仁祖等驻守龙门,尉迟恭兼临河郡郡尉率兵守蒲坂,在黄河沿岸筑起了防线,和李唐隔河对峙。

    还有个好处是,徐世绩在破城之际出力不小,算是过了试用期,可以用上一用了,人家徐世绩毕竟是名人,命大不说,能文能武的样子确实有点潜力股的意思。

    宇文镬的部将赵世勋也渐渐崭露头角,两次攻城都能率人登城而上,勇力已不用多说,总管府左二领军的位置也就有了人选,亲军卫士嘛,总归要敢打敢杀的汉子来统领。

    破城之后还有惊喜,俘获秦王府主簿薛收,参军薛元敬叔侄两人。

    这两位都是河东蒲州人,也就是现在李破治下临河郡人氏,侄儿要比叔叔大上一些,薛收年纪还不到二十,薛元敬二十出头儿。

    看他们的年纪就知道,这叔侄两人如今并没有多大的名声,而河东薛氏也算不得什么门阀。

    只是薛收的父亲很有名,他的父亲叫薛道衡。

    薛道衡生于东魏静帝兴和二年,曾仕北齐,北周,前隋,尝以文史通达而闻名于世,在世时更与李德林,卢道思等齐名。

    可以说是当时文坛泰斗一样的人物儿。

    直到大业五年,因触怒杨广,而被杨广赐死。

    后来许多人为薛道衡喊冤,没办法,作为文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儿,这人在当时名气非常大,门人弟子以及友好数不胜数,真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不是门阀胜似门阀。

    如今杨广已死,喊冤的人声音就更大了,各处诸侯的史官儿们在历数杨广之罪的时候也不会绕开薛道衡,大多都言杨广嫉妒薛道衡文采,所以杀之。

    当然了,这也是有依据的,杨广自诩文韬武略皆在超等,换句话说就是自古以来,文武第一的非他莫属,所以既看不得什么名将,也容不下贤才,于是薛道衡也就死了。

    可实际上呢,杨广并非一个嫉贤妒能的皇帝,他只是太过自负了,一国君王能自负到他那个程度,才叫亘古皆无。

    其实只看薛道衡死的这个时间点就知道,他的死和高熲脱不开干系,而身在中枢,参与机要的他又怎么会脱开当年的储位之争?

    当然了,说这些并无多大意义。

    薛收是薛道衡的老来子,借了父亲的光儿,文名颇显,还很孝顺,薛道衡死后,薛收发誓不仕于隋,在晋地文坛名声很不错的样子。

    实际上以当时他的年纪也当不了什么官儿,如果非要进官场的话,杨广还在呢,还能有他的好儿?

    巧的是,杨广气数儿渐尽,没过几年就弄的天下大乱了。

    李渊率兵南下长安,薛收动了心思,在首阳山聚众准备起事,可惜,河东有个尧君素,闻听消息立即取了薛收家人逼着他老实的回到蒲坂。

    后来李渊投机成功,在长安招贤纳士,贤名日甚一日。

    在蒲坂城中饿的眼睛发蓝的薛收又忍不住了,这会他没顾忌什么家人不家人的,偷着逃出蒲坂去投了李渊。

    那会李渊身边的人多不胜数,可显不出晋地来的小年轻儿,还是因为他是薛道衡的儿子,房玄龄举荐他入了秦王府供职,正好他的族兄薛德音,侄儿薛元敬也在此处,三兄弟算是团圆在了一起。

    这个年月,晋地还是很出人才的,除了刘武周那样的大反贼,文人这边儿都是三个三个的出。

    晋阳温氏兄弟被后来人称之为温氏三杰,颜氏兄弟则有颜氏三雄的名声,薛氏这边也是三个,官儿没人家大,名气却不小,被后来人称为河东三凤。

    实际上,从如今的情形看就知道,人家那兄弟几个算是名副其实,薛氏这三位因为年纪的关系,无论名望还是才干,与其他两家人都无法相比。

    可他们扎堆在了秦王府,算是祖坟冒了青烟,成了标准的潜力股。

    可惜,很多人的命运都已改变,包括薛收和薛元敬叔侄两人,他们随秦王李世民出掌陕东道行台,因为是蒲州人氏的关系,被唐俭派来蒲坂。

    打着什么样的算盘不问可知,没指望他们助独孤彦云守城,只是想借助他们薛氏的名望安抚蒲州人心罢了,野心不大不小,却害得叔侄两人成了俘虏。

    捉住了秦王府的狗腿子,李破自然要见上一见。

    说实话,李破已经见了不少晋地英才,他对其中文人的优容也已不是什么秘密,可这两位……

    嘴上没毛不说,还口口声的不仕于隋,纯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谁告诉你晋地李定安是隋室之臣了?

    好吧,李破见了这两个人之后挺失望的,一来呢,两人年纪太轻,为官经历上也很浅薄,就算效力于他,也托付不了什么重任,最多是给他们些抄抄写写的活计。

    换句话说,两人难当大任,妄自有着秦王府近人的名头儿。

    二来呢,他在这两个人身上明显感觉到了他和李渊的差距,人家李渊随手一招呼,两个人屁颠颠的就从了,到了他这里,就翘起了尾巴。

    再者说了,薛氏在屡经战乱的临河郡也谈不上什么威望不威望的了。

    你个三无人员还这么傲娇,李破非常的不满意,于是大手一挥,两个薛氏子便被送去了晋阳牢狱看押,跟李神通等人作伴儿去了。

    临去之际,李破还颇为刁钻的问了薛收一句,“即有孝悌之名,汝之家眷如今何在?”

    好吧,李破若是看谁不顺眼起来,那肯定是拿起刀子就往对方痛处乱捅,还保准能捅的你很疼。

    薛收的家眷……好吧,尧君素既不是君子,也不是什么吃素的人,薛收一走,就将其在蒲坂的亲人杀了个精光。

    薛收听了心里不管什么滋味,不过整个人看上去都蔫了。

    嗯,这只是个插曲,李破看的其实很准确,这叔侄两个不是没有才干之人,可比起他们的长辈薛道衡来,那是天差地远,当然了,他们最大的缺点其实就在于一个年轻上面。

    在这个时不我待的年头儿,他们多数只有静待承平的份儿,潜力股毕竟只是潜力股而已。

    …………………………

    李破在蒲坂其实只留了两日,便率军回转绛郡。

    好在,裴世清没弄什么幺蛾子,不然打了胜仗,心情却不太好的李破一定会让他知道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别看李破对裴世清提防有加,瞅着人家也不太顺眼,可裴世清做的事情却让李破非常欣赏。

    作为河东裴氏大阀的阀主,又在这样一个乱纷纷的年头儿,能将大部分精力致力于春耕秋收这样的事情,可真不多见。

    裴世清确实也是当世世族人家中,少有的认为使百姓饱暖,祸乱自平的人物之一。

    所以这位裴氏阀主对征伐之事不太上心,却极力建议李破安心种田,好让晋地百姓快点能吃饱肚子。

    不管是邀名之举,还是韬光隐晦的策略,反正在李破率军攻蒲坂的时候,他在绛郡算是兢兢业业,已经为春耕做好诸般准备。

    他做的很对,因为这非常合李破的胃口,所以李破也不去管这人到底作何想法,只是对他所做的事情做出了肯定。

    当然了,欣赏归欣赏,已经定好的安排是不会变的。

    至绛郡的第一天,李破令大军各部就地修整,晚间没用裴世清给他接风,而是邀裴世清入府共饮。

    当裴世清喝的晕晕乎乎走出来的时候,嘴里也是一阵阵的泛苦。

    绛郡太守看样子是做不成了,那位在将李唐整个逐出晋地之后,回过头来,终于要拿东边那些没眼色的家伙们开刀了。

    方才话说的可是好听着呢,裴氏居于闻喜一隅,威望却著于河东,当日晋阳王氏助他平定太原,出力犹多,裴氏呢……

    响鼓不用重锤,聪明如裴世清怎么会不明白这话的意味?

    晋阳王氏和闻喜裴氏一南一北,领袖晋地门阀世族多年,晋阳王氏如今被连敲带打,已是全力助这位成事。

    裴氏又做了些什么?除了望风而降之外,好像还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看上去裴氏比王氏损失要小的多,可话说回来了,这也意味着裴氏在人家眼中有着三心两意之嫌。

    如今这位虽还没有称王称帝,可已有晋王之实,用得着裴氏威望之处还能有什么呢?

    有着这样一位主公,其实裴世清乃至于裴氏都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

    裴世清望了望星空,估计是想观测一下天象,看有没有什么大星闪耀之类的异象,可惜,除了满天的星斗,他什么也没看出来。

    垂下头的他终于心里暗自叹息一声,上党,长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