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集 www.zwji.com,最快更新逍遥江山 !
--
-->
“这也怪不得他们,咱们大明对商人的确有失偏薄了?“段誉轻叹了声道,这些年彭家看着日子是好过了不少,可说到地位没提高半分,平日里做那些大户生意,没少被他们看轻,其中的郁闷,自是比杨峥、高航两人多了几分体会。¤頂點小說,
“偏薄,段兄弟这话儿你可说错了,洪武爷在商业上是打着重农抑商的主意不假,甚至定下了规矩,农民之家许穿绸纱绢布,商贾之家止许穿绢布。如农民之家,但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许穿绸纱,可就此说明洪武爷打压商人,那你也太小看了洪武爷了,大明开国之初,天下刚刚从鞑子手中恢复过来,需要的是什么,是稳定,而稳定需要什么,需要的是耕者有其田,朝廷有粮食,倘若人人都去经商,不说荒芜了良田,就是商人的性子也爱生乱子,这种局面自是不利于刚刚从鞑子手中建立的大明,所以洪武爷才定下了重农抑商的国策,此举是否有失妥当,咱们姑且不论,可你要说洪武爷薄了商人,那咱可就说道说道了。
其一,洪武初,洪武爷为治心切,广开言路,允许百姓上书言书,讨论军国大计,商人也不例外:“果有一切军民利病之事,许该当有司、在野贤人、有志壮士、质朴农夫、商贾技艺皆可言之,诸人毋得阻挡。这些法令规定了商人在上书言事,上达下情方面,与地方官吏、在野贤人、有志壮士、农夫的同等权利,不许他人剥夺。可见,洪武时期的商人在地位上与百姓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吧?”
段誉嗯了声,道:“是没有区别,可也不能说没有限制?”
高航似来了气,道:“那好我再给你说说第二条,你也知道,洪武爷是布衣出身,与学问最是看中,登基初年就说过,公卿贵人子弟虽读书,多不能通晓奥义,不若集古之忠良奸恶事实,以恒辞直解之,使观者易晓,他日纵学无成,亦知古人行事可以劝戒。”命儒士能鼎、朱梦炎等修“公子书”,纂集古代忠奸事实。同时,他也认为,“其民商工农贾子弟亦多不知读书”,“宜以其所当务者直辞解说,作务农技艺商贾书”,用通俗浅近的语言讲解从事农工商贾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使这些孩子从小就懂得这些道理,为其将来做商人也能明白些做人道理,不仅如此,早在洪武爷尚征战犹醛之际,“公子书”及“务农技艺商贾书”修成了。洪武爷命立即刊刻发行。为奖励熊鼎、朱梦炎等儒士编书的功劳,特赐给他们白金五十两及衣帽靴等物品,这等壮举,自古未之有也!“
段誉尚未来得及说话,就听得高航气呼呼地道:“都说洪武爷对商人最严厉,可你们细细想一想,从言论到措施,与前代相比,已是大打折扣。如秦代,把商人与罪犯同列,看作一类人:秦始皇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明郡、南海,以谪遣戍。”
汉代,除了不许商人乘车、做官外,“贾人有市籍者及其家属”皆不能购丨买土地,“敢犯令,没入田僮”。至隋唐,尚有“工商不得仕进”的规定。
唯独我朝准许读书,准许科举,甚至连可以上书,你听听这哪儿亏待了你们,哪儿又对不起你们了,若果真如前朝那般,这样的天,这帮挨千刀的还有本事坐在这儿喝茶吃肉,还能穿上这么鲜艳的衣服,朝廷还有人为他们说话,甚至还让他们的子嗣读书做官,想都别想,常言道,不谋一域,不足谋一国,洪武爷雄才伟略,其胸中韬略,岂是他们能明白的,只可惜如今人心不古,若不然就这帮挨千刀的,说出这等不要脸的话儿,早就进了我们锦衣卫的大狱,尝尝我们的手段……?“
杨峥有些惊讶的看了一眼高航,两人虽说一直以兄弟相称,但对他的了解上,却一直停留在他的身份上,只觉得他精通锦衣卫那一套,与朝廷诸多大事,并没什么独特的主见,时至今日才知人是会变的,应该说老眼光看人是不对的,就刚才的那一番话,他相信不要说他一个锦衣卫一介武夫,就是朝廷之上的读书人,未必能理解得这么通透,朱元璋是重农抑商不假,可那是大明初期国情所定,”农为国本,百需皆其所出。”为了发展农业,首先要把战后流散的农民固着土地上。为此朱元璋曾多次令民归耕,并以减轻赋税为鼓励措施。洪武元年,规定允许百姓垦荒田为己业,并免徭役和赋税三年。洪武三年,令苏、松、杭、嘉、湖五郡无田百姓到临濠垦种,官给钱、粮、耕牛、种子,免徭役三年。又以北方近城地多不治,”召民耕,人给十五亩,蔬地二亩,免租三年,有余力者不限顷亩”。”额外垦荒者永不起科。”又令四方流民各归田里,丁少地多者,不许多占,丁多地少者,验丁拨给荒田。这些措施有效地召回了流散人民,也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农业生产的恢复。随着大明从元末的战乱中走出来,与商业上,朱元璋多有推动作用,如止和雇和买。和买、和雇名异实同,皆起源于宋、元,其弊至于官不给价而民仍输物。朱元璋明令禁止,洪武二年令:“凡内外军民官司并不得指以和雇和买扰害于民,如果官司缺用之物,照依时值,对物两平收买。或客商到来中买货物,并仰随即给价,如或减驳价值及不即给价者,以监察御史、按察司体察,或赴上司陈告。”洪武二十六年又定,“凡民间市肆买卖,一应货物价值须从州县亲民衙门按月从实申报合于上司,遇有买办军需等项以凭照价收买。”就是官府购买所急用之物,必须根据当时的市场价格,公平买卖,不能拖欠货款,亏损商民,种种表明,在商业上朱元璋重农抑商其实并不是一味的打击,因此单单用“抑商”两个字,事实上是并不对,至少不是全对,否则解释不了朱元璋在后期对商人利益诸多保护,支持,所以从这一个变化的过程上看,朱元璋比起前代的“抑商”要轻得多了,充其量只能算是随着形势的变化,政策上及时调整罢了,否则如高航所言,是没什么机会在这儿坐而论道了。
就在三人说话之际,那边也没停下,经过先前沈老爷子的渲染,加上米价一日比一日高的事实,让众人开始急于获得解脱的法子,所以不断的催促沈老爷子,可如今寄托希望于人家,也不敢太过催促,只能小心的提醒几句,如此折腾了半柱香的功夫,眼看众人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身上,沈老爷子面露喜色,沉吟了半天才丢出了一句:“常言道,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士农工商,商人为最末等,无论是什么时候,吃亏的总是我们,说到底情况之所以这样,也是与我们商人不知道团结分不开的?你看人家晋商,从秦汉时就知”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赞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的商业交易活动。到隋唐五代又出现了漳州、太谷、平定、大同等新兴商业城镇。”李唐起兵太原,定太原为北都,跨汾河两岸,商业繁荣.唐诗人韩愈有诗描绘:”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可见晋商的日益壮大,到宋代,虽有”蜀南、南商、北商等都是有名的地方商人,但其占近世商业中坚的山西商人才是最厉害的,他们地处北东边防,宋王朝所需战马大都依靠北方的辽来供应,而辽更需要宋的手工业制品。公元996年在山西”边州置榷场,与藩人互市,”而”沿边商人深入戒界”进行贸易。后来赵宋王朝怕危及自己的政权,曾几度下令闭市,但是事实上无法办到,足见起强大了,这种局面,就是鞑子来了也得依仗他们,”从太原到平阳(临汾)这一带的商人遍及全国各地.获得巨额利润,任大人如何破坏,都无济于事,你们都是聪敏人,其中的秘诀,不用老夫多说你们也知道一二吧?”
为首那商人道:“沈老爷子这都火烧眉毛了,您啊,就别卖关子了,有什么说什么吧,今日大伙儿能来找您,那就是信得过您,你还有什么好顾忌的?”
第二个商人道:“可不是么,沈老爷子您啊有什么想法,就只管说便是?只要您老有法子让我们摆脱眼前的这场噩梦,您让我做什么我都不含糊?“
其他人不甘落后,纷纷吆喝。
沈老爷子眼里飞快地闪过一丝得意,随机恢复了平静,看着众人呵呵一笑道:“难得诸位看得起老朽,那老朽就直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