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集 > 逍遥江山 > 1149章:罔有战心

1149章:罔有战心

中文集 www.zwji.com,最快更新逍遥江山 !

    杨士奇继续道:“安南人反复无常,当日我大明是”擒灭此贼,荡除奸凶,复立陈氏子孙”可谓是正义之举,安南人拥护我大明,如今我大明趁势剿灭黎氏之后,一举吞并安南,此举多少有些不道义,便引起了安南人的反感,自永乐后期,到眼下各种战乱起义不断,我大明为了应付安南先后投入大明的人力、物力、财力将士死伤无数,与我大明毫无益处,依微臣看,皇上不如趁势撤兵,拟复封安南,如tai祖时自为一国,岁奉常贡。此举即可为朝廷获些好处,又可减少百姓困苦,如今瓦剌实力日益壮大,安南毕竟是小国,不足为虑,唯独这鞑子实乃我大明的心腹之患,陛下不可不防啊?“

    朱瞻基心头一紧,一年前的京城危机让他心头一动,心道:“是啊,朕怎么糊涂了,安南不过一府之地,纵是成一国,又能如何,我大明将士百万,若想征讨随时都可以,反而是这些鞑子,自洪武爷始就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成祖雄才伟略尚未消灭鞑子,朕若只顾安南而疏忽了心腹大坏,一旦这些鞑子实力大涨,问鼎中原,朕岂不是千古罪人,有面目见列祖列宗!“

    想到此处,不禁打了一个寒颤道:“ 杨大人言之有理,数年以来,一方不靖,屡勤王师,实乃劳民伤财之举,为区区一个安南国,让数百万将士埋尸他国,百姓困苦,朕于心不忍啊,就依杨大人所言!”

    “不可,万万不可,皇上万万不可?”

    朱瞻基话音一落,安静的大殿里响起了反对之声,众人循声望去,却见杨峥不知何时走了出来,抱拳朗声道。

    众人一看是他,微微感到有些惊讶,这几年来,杨峥可谓是风头大胜,两篇状元之文,天下人人皆知,京城力挫鞑子一万骑兵,一篇《景云赋》、还是《杨氏词话》早已让杨峥在士林中威望极高,此时听他如此说纷纷议论了起来。

    朱瞻基也有些意外,他虽有意撤兵,可昨日蹇义、夏原吉等以为二十年之功,不应弃于一旦的话儿,还是让他有几分犹豫,若不是这次黎利拥兵数十万攻交趾,陈冾战死,王通败走,他也不会走到这一步,最后才不得不同意杨士奇、杨荣的看法,认为蹇义、夏原吉拘牵常见,欲为安南陈氏立后复国,使中国之人皆安于无事的建议。

    如今听杨峥如此急切的语气,意外之余,也有几分好奇,朗声问道:“杨爱卿何出此言?”

    杨峥:“回禀陛下,二十年之功,岂能因一人而废呢?请陛下三思啊?“

    “陛下,杨大人所言极是,今日微臣所闻,那王通胆小如鼠,闻闻升军败没,越加惶惧,忙与黎利议和,出城筑坛,束帛载书,教利立陈暠为陈氏后,订约休兵。其实交趾并没有陈暠,全系王通、黎利,串同捏造,借此蒙蔽明廷。通赠利绮锦,利赂通珍宝,彼此欢宴了一日,议定由黎利遣使,奉表献方物。通亦令指挥阚忠,偕黎使入朝,当由鸿胪寺代呈表章,其词云:

    安南国先臣陈日煃三世嫡孙陈暠,惶恐顿首上言:曩被贼臣黎季犁父子。篡国弑戮,臣族殆尽。臣暠奔窜老挝,以延残息,历二十年。近者国人闻臣尚在,逼臣还国,众言天兵初平黎贼,即有诏旨访求王子孙立之,一时访求未得,乃建郡县。今皆欲臣陈情请命,臣仰视天地生成大恩,谨奉表上请,伏乞明鉴!这是黎利诈谋,必不可从,当再益兵讨贼,臣誓将元凶首恶,絷献阙下。”一直没说话的张辅这时也道。

    张辅四征安南,安南能在永乐初期并入大明版图,他立下不世之功,有人称赞他说:“三征交阯,首功为多。”

    而且安南人也最怕张辅,张辅一走,安南人又开始闹事。朱棣已经知道非张辅不能平安南,就干脆让他长期驻守。永乐十三年四月,张辅第四次抵安南。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先后平复了陈月湖等人的叛乱,恢复了安南安宁。

    只是朱棣所用非人,他派往安南的宦官马琪横征暴敛、搜罗珍宝,弄得百姓苦不堪言。张辅曾上疏请求更换马琪,因此马琪对张辅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永乐十四年十一月,张辅被召回。因为马琪弹劾他功高震主,有异志,谋图策划安南独立封王。朱棣听信谗言,以丰城侯李彬代替了张辅。

    李彬在安南的威信不高,又不善于安抚百姓,各种矛盾很快激化,各种反抗也此起彼伏,声势逐渐增大。其中尤以黎利影响最大。

    黎利出身贫苦,能力出众,优恤百姓,深得民心,被安南人视为英雄。他原是陈季扩的大将,女儿被马琪抢走送入后宫,对明军极为仇恨,开始举兵反叛。百姓群起响应。李彬无力清剿,忧愤而死。

    永乐十六年,朱棣见事情闹大,却不愿再用张辅,而是改派荣昌伯陈智南征。明军刚开始取得了不小胜利,但穷途末路的黎利和明军开始开展游击战。陈智才能有限,双方陷入拉锯战。这场战争持续了数年,直到永乐二十二年朱棣驾崩都没有结束,如今安南弄成这等局面,可以说与朱棣对他的猜疑离不开。

    这些年张辅虽说没有直接参与战事,但满朝文武百官谁也不敢怀疑他的能力,此时听他如此说,除了那些武将外,不少文臣也点头附和。

    杨峥刚才一时心急才喊了这么一声,没想到引起张辅说话,微微感到有些意外,心道:“看样子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意撤兵安南的,毕竟在大明版图上存活了二十年,哪能这么轻易的分割出去!“

    张辅的话刚落,蹇义、夏原吉,也说是不可轻许。

    一时群臣议论纷纷,好不热闹。

    杨士奇看了一眼杨荣,杨荣会意上前道:“英国公英才多智,若能亲自率领大军攻打安南,老夫相信英国公能打下安南,只是国公可想过,自永乐后,我大明为何前面两次攻占安南如此顺利,此后多有不顺?“

    张辅道:“安南人反复无常,见我大明皇帝仁慈罢了?“

    杨荣呵呵一笑,却是摇了摇头道:“国公所言差异,建文帝时,安南黎季犛大肆屠杀陈朝宗室,为篡位铺平道路。永乐后,黎季犛改姓“胡”,废黜了陈少帝,篡夺了皇位,建立胡朝;并以虞舜的后代自居,改国号大越为大虞,此后多有暴政,我大明进攻安南之时,以檄文向越人呼吁胡季犛父子的行为是“肆逞凶暴,虐于一国”,并列出胡氏“两弑前安南国王以据其国”、“贼杀陈氏子孙宗族殆尽”、“yin刑峻法,暴杀无辜,重敛烦徵,剥削不已”等二十大罪,又称明军的到来是“吊尔民之困苦,复陈氏之宗祀”,使民心动摇。果然,不少越人“厌胡氏苛政,罔有战心”,有助我朝大军前进更为顺利,此举乃民心所向,自是容易得很?“

    场上众人默默沉吟了片刻,暗暗点头附和。

    张辅当年亲历战事,对杨荣所言深有感触,不得不承认杨荣说得有几分道理。

    杨荣见张辅没辩白,便知道自己这番话儿算是说对了,想了想继续道:“此后,我大明对“久染夷俗”的越人“设官兼治,教以中国礼法”,以达致“广施一视之仁,永乐太平之治”,以陈朝子孙被胡氏杀戮殆尽,无可继承,於是在越南设置交址都指挥使司、交址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及交址等处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将之直接管辖,此举虽看似极好却是不得人心之举,所以安南并没有真正归顺我大明!“

    众人点头之余纷纷附和。

    张辅也有些动容,当年明军以正义之师攻下安南,所到之处莫不是受到安南百姓的欢迎,可打了几次,有意将安南纳入大明版图的心思后,明军就带着大国的心态,看待这几场叛乱,对安南百姓多有伤害,当年明军攻入越南的重要城市东都升龙,并大肆掠夺,“掳掠女子玉帛,会计粮储,分官办事,招集流民,的确是残暴不仁,这些举动让安南百姓对大明不再是仁义之师了,而是猛虎了,所以尽管朱棣对 胡氏父子十分宽容,只将他们二人及少数近臣关押,胡澄、胡芮等人皆获赦免,然而朱棣的安抚却没有使安南平静下来。仅两年,张辅大军刚刚班师,以简定、邓悉、阮帅等人为代表的安南地方势力就起兵叛乱,攻击盘滩、咸子关,控扼三江府之交通,慈廉、威蛮、上洪、大堂、应平、石室等地安南民众纷纷响应,明朝驻军镇压不力,致使叛乱不断蔓延。

    ^^^^^^^^^^^^^^^^^^^^^^^^^^^^^^^^^^^^^^^^^^^^^^

    第三更送上,请围观,请订阅!